中新网7月22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,中国人民银行统计,2025年二季度末,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.56万亿元,同比增长7.1%,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.92万亿元。
一、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较为平稳
2025年二季度末,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2.47万亿元,同比增长8.6%,上半年增加11.5万亿元。
分期限看,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62.04万亿元,同比增长9.4%,上半年增加4.25万亿元。中长期贷款余额116.79万亿元,同比增长8.3%,上半年增加7.08万亿元。
分用途看,固定资产贷款余额76.82万亿元,同比增长7.8%,上半年增加4.33万亿元。经营性贷款余额75.12万亿元,同比增长8%,上半年增加5.84万亿元。
二、工业和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
2025年二季度末,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6.27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7%,增速比各项贷款高3.9个百分点,上半年增加1.74万亿元。其中,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2.35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2%;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.92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6%。
2025年二季度末,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71.62万亿元,同比增长6.8%,增速与各项贷款基本持平,上半年增加3.99万亿元。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.3%;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.9%。
2025年二季度末,本外币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3.11万亿元,同比增长7.4%,增速比各项贷款高0.6个百分点,上半年增加2.18万亿元。
三、普惠小微贷款增长较快
2025年二季度末,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.57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3%,增速比各项贷款高5.2个百分点,上半年增加2.63万亿元。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9.92万亿元,上半年增加3516亿元。助学贷款余额2677亿元,同比增长28.4%。
四、绿色贷款增加较多
2025年二季度末,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.39万亿元,比年初增长14.4%,上半年增加5.35万亿元。
分用途看,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、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分别为18.75万亿元、8.25万亿元和4.95万亿元,上半年分别增加2.11万亿元、5889亿元和5622亿元。分行业看,电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8.66万亿元,上半年增加6742亿元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7.64万亿元,上半年增加6397亿元。
五、涉农贷款持续增长
2025年二季度末,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3.19万亿元,同比增长7.4%,增速比各项贷款高0.6个百分点,上半年增加3.07万亿元。
2025年二季度末,农村贷款余额38.95万亿元,同比增长7.4%,上半年增加2.15万亿元。农户贷款余额18.59万亿元,同比增长3.7%,上半年增加3934亿元。农业贷款余额6.9万亿元,同比增长8.1%,上半年增加5451亿元。
六、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
2025年二季度末,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.33万亿元,同比增长0.4%,增速比上年末高0.6个百分点,上半年增加4166亿元。
2025年二季度末,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.81万亿元,同比增长0.3%,上半年增加2926亿元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.74万亿元,同比下降0.1%,增速比上年末高1.2个百分点,上半年增加510亿元。
七、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
2025年二季度末,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7.4万家,获贷率50%,比去年同期高3.2个百分点。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.46万亿元,同比增长22.9%,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.1个百分点。
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6.68万家,获贷率为57.6%,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。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8.78万亿元,同比增长8.2%,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.4个百分点。
八、住户消费贷款保持增长
2025年二季度末,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84.01万亿元,同比增长3%,上半年增加1.17万亿元。其中,经营性贷款余额25.09万亿元,同比增长5.4%,上半年增加9238亿元。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.18万亿元,同比增长6%,上半年增加1950亿元。
henanshengnongyenongcuntingbiaoshi,zheciyinyutianqiguocheng,daozhiyixiedifangmaitianjishui,xiaomaidianpiandaofu、famei,quanshengbufendiquchuxianzilimengdonghesuifayaxianxiang,shijin10duonianlaizuiweiyanzhongde“lanchangyu”tianqi。河(he)南(nan)省(sheng)农(nong)业(ye)农(nong)村(cun)厅(ting)表(biao)示(shi),(,)这(zhe)次(ci)阴(yin)雨(yu)天(tian)气(qi)过(guo)程(cheng),(,)导(dao)致(zhi)一(yi)些(xie)地(di)方(fang)麦(mai)田(tian)积(ji)水(shui),(,)小(xiao)麦(mai)点(dian)片(pian)倒(dao)伏(fu)、(、)发(fa)霉(mei),(,)全(quan)省(sheng)部(bu)分(fen)地(di)区(qu)出(chu)现(xian)籽(zi)粒(li)萌(meng)动(dong)和(he)穗(sui)发(fa)芽(ya)现(xian)象(xiang),(,)是(shi)近(jin)1(1)0多(duo)年(nian)来(lai)最(zui)为(wei)严(yan)重(zhong)的(de)“(“)烂(lan)场(chang)雨(yu)”(”)天(tian)气(qi)。(。)
河南省长王凯:全力以赴推进麦收工作,千方百计保障群众收益
女性地位和生育率的关系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。在发展水平比较低的传统社会,女性地位比较低,不得已生很多孩子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,女性地位和参加工作比例逐步提高,生育率下降。但是这种下降不是单向的,当社会进一步发展,女性地位和经济独立性非常高时,再增加生育福利,生育率不降反升。当然,这需要社会资源做很大的倾斜才行。